协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协会动态>协会新闻>

第八批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方案通过评审

发布时间:2019-12-02 17:21:31    来源:中药材现代物流网    访问:

      为进一步落实商务部办公厅《全国中药材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指引》与中仓协、中药协《全国中药材物流基地咨询评审与行业自律办法》,经征求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中药协会意见,中药材物流专家委员会于11月30日在北京召开“中药材物流基地方案评审会”,对2019年上半年的第八批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方案进行评审,专委会主任委员温再兴主持会议,副主任委员王居、刘小平、刘红卫等18位专家以及参与评审的基地负责人出席此次会议,专委会秘书处秘书长王刚列席并做记录。



  本次评审会共分为6个评审小组,由王居、刘小平、张素斋、王志举、杨世海、于志斌6位资深专家任组长,对12份建设方案进行评审,每组评审2份方案;评审方式采用分组讨论,集中评审的模式,即会前组内评审,会中企业介绍、组内专家发表意见,最后接受专委会评审。


  
本次参会的12份建设方案全部通过评审,以下为此次评审会专家意见小结:
      (1)应明确物流基地的定位,依托道地药材产区的资源做好物流基地建设。各个建设方案中已经将当地药材产量、品种等做了相关统计,专家建议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把中药材产量、流通量、公共需求量等数据再做进一步详细调研,同时明确业务覆盖范围,控制好基地建设规模,用以指导物流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规模。
      (2)产地初加一体化是未来趋势,物流基地核心要将产地初加工的布局延伸。产地初加工布局延伸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基地药材质量来源及追溯,在此前几次会议中已经确认产出初加工在中药材物流基地中的重要地位,并强调了产地初加工是基地掌握“货源”的核心手段,对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运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保障药材质量是基地建设的目的;中药材物流基地的建设布局,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药材质量,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实现药材的优质优价,平衡中药供应链的供需矛盾。针对大多数基地,专家提出,物流基地和非自建的产地初加工基地之间要建立紧密的联动协同机制,基地建设应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尽最大可能控制风险。
       (4)统一追溯、严控质量。中药材物流基地要做的是“如何进、如何出、在进出之间把控质量”,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实现药材的优质优价,平衡中药供应链的供需矛盾。专家提出,各基地企业要按照“5+2+1”标准施行统一追溯体系,共同塑造物流基地品牌价值。


      最后,主任委员温再兴表示,截止目前,全国范围内通过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评审方案的基地已达78家,已上线运营的实验基地11家,基地布局任务已完成90%,希望新一批通过评审的12个基地加快建设脚步,争取早日上线运营。评审会结束时,中仓协中药材常务副会长王春录代表协会对专家委员会一年来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并向通过评审的基地强调基地应当统一使用中药材公共管理系统进行中药材追溯保证质量,基地今后还要通过交易平台实现中药材互联互通,解决中药材交易流通。中国仓储配送与协会会长沈绍基最后也在会上发表了对建设基地的一些体会,目前中药材物流基地应重视药材仓储量的收储,不应盲目建设面积求大,应当实事求是,根据当地的药材量和市场需求去规划。另外基地建设越来越重要,一定要按照基地建设要求,实现功能齐全、规模达到,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示范基地。